成都为明学校提醒各位家长朋友:
不少父母为与孩子沟通不畅而苦恼,有的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说话,甚至因某件事与父母对抗。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呢?
1.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事情。当孩子做错事时,首先是家长情绪要平静克制,才能客观看待孩子所做的事情;二是努力让孩子情绪平静下来,认真听父母把话说完。三是尽量把自己放低到孩子的理解力,注意语气和表情,让孩子充分意识到你是认真的,但你仍然爱他。
2. 学会倾听孩子。沟通时察言观色,确定孩子可以平静的倾吐,可以畅所欲言,父母作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,了解事情原委和孩子心理及思想,教育就可有的放矢。
3.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。想让孩子懂得道理,就应该给他一些成本可控的试错机会,当孩子有了深刻的试错体验和学习生活经验后,能更深刻地明白各种“道理”,产生共情心理,体会父母讲道理的好意。
4. 用好肢体语言。当孩子自觉完成作业时,摸摸他的头,捏捏脸,竖个大拇指;当他面对挑战有些畏缩时,看着他,微笑着点点头,鼓励他勇于尝试;当他因为情绪失控正要捣蛋时,紧紧抱住他……
5.适当给孩子提建议。我们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,注意时间和场合,观察孩子的状态,给足孩子面子和关爱、认可、欣赏,用讨论的方式,商量的口吻,在轻松愉悦友好的氛围下,建议也就水到渠成。
6.巧用“变形记”。为孩子创造一个新的场景或新的角度新的身份,突破认知局限,跳出固定思维模式,设身处地,换位思考,产生同理之心,孩子的格局境界也就相应改变。
7.正面“贴标签”。在孩子情绪有舒缓、认知有突破、行为有改变的时候,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情绪价值,用各种方法强化孩子改错后的成就感和完善自我的成长体验。
8.分别智慧对待。当我们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,切忌全盘否定和放大问题。对在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面或闪光点,要及时肯定和鼓励;对不严重不影响局面可暂时忽略的行为,不求全责备;对在当时环境中的应激反应,给予宽容。
9. 高质量的陪伴。建议每天有一段孩子说了算的时间,放下工作,关掉手机,专心陪孩子学习、阅读、锻炼、劳动、聊天等,亲子间尽情享受天伦。
10. 父母带头示范。“卷”孩子不如“卷”自己,身教重于言教。父母每天按时回家、善于控制情绪、积极乐观、经常阅读等行动,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。
转载请注明:答哥 »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呢?